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,今年的活动主题为“科技助听,共享美好生活”。
据世卫组织2021年的《世界听力报告》称,全球约20%人口,即15亿人有听力损失,其中4.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。到2050年,预计近25亿人患有听力损失。听力损失如果得不到解决,会对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:沟通、儿童语言和言语的发展、认知、教育、就业、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等。
耳朵的结构
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,它由外耳、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。外耳: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。耳廓主要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。外耳道连接耳廓和中耳。中耳: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,由鼓室、咽鼓管、鼓窦和乳突四部分构成。中耳主要起着传导和扩大声音的作用。内耳:结构非常复杂,由前庭、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。前两部分负责平衡感觉,而后者与听觉有关。
耳朵的作用
耳朵的几个基本功能是听觉、平衡、美观,具体如下
1、产生听觉:耳朵是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,在头颅的两侧,耳朵最重要的、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听觉,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,收集声波后,通过中耳将声音传递到内耳,并产生神经冲动,产生听觉。
2、维持平衡:耳朵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器官,耳朵内有半规管、前庭,都是产生平衡感觉的重要结构,对于维持平衡功能发挥重要作用。
3、保持美观:耳朵分布在头颅的两侧,对于维持面容是一个重要的器官。双侧对称的耳朵可以维持样貌的正常,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耳廓畸形,是造成面部缺陷的重要因素。
健康用耳小贴士
● 日常如何爱护耳朵,保护听力
我们的耳道有很强的自洁能力,不需要特殊地去清理它,过度清理会造成耳道损伤,可能会产生耳道炎等耳道的感染,因此,我们要避免不必要地掏耳朵。
要尤其保护听力,听力的影响主要跟噪声接触有关,当我们在环境嘈杂的地方,或者是长时间佩戴高响度耳机的时候,都会对听力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,因此,要避免强声长时间的刺激。
● 耳朵到底能不能掏
正常人耳朵会产生一些分泌物,我们管它叫做耵聍,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耳朵,耵聍的性状都是不一样的。
大部分人的耵聍呈干性的,像小碎片一样,它会在我们的咀嚼动作中,自行脱落。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耳朵都是不需要去掏的,但是也会有一些人,耵聍呈现油脂样外观,会糊成油性耵聍,这种耵聍就很难通过咀嚼动作自行脱落到耳道外,因此,“这种耳朵”需要定时清理。
根据不同病人耵聍生长的速度不同,建议半年、一年,甚至两年到医院进行一次耳道清理,但是不建议您自行掏耳,这样容易加重耳道损伤,继发耳道感染。
● 打耳洞会影响听力吗?
首先,耳洞大部分打在耳垂上,它属于外耳的一部分。外耳在声音传导当中,并没有起到主要作用。因此,打耳洞本身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听力的。但是,打耳洞一定要注意的是,避免出现感染,因为耳洞感染以后,有可能会继发局部的瘢痕形成。
另外,在我们耳郭有软骨和软组织,耳洞一定要选择在软组织上打,不要穿行耳郭软骨,因为可能导致耳郭软骨的感染,造成耳郭畸形。
● 耳朵进水怎么办
外耳道是一个盲端,它的末端被鼓膜所遮挡,所以正常的外耳道是不怕耳部水流进去的。但是有的人在(耳朵)进水以后,会感受到明显的进水感觉,一方面,是由于水流进去,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水膜使我们产生了“封堵感”;另外一面,是因为耳道里面有堆积的耵聍,耵聍吸饱了水以后会产生闷堵感。所以,在夏天长期游泳或是洗澡前,我们可以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有没有明显的耵聍堵塞。
如果没有的话,当耳朵进入少量的水以后,可以先试行用蹦跳的方法,将水“跳出”。也可以用干的棉签,在耳道口进行轻轻擦试,靠棉花的吸附作用,把(耳朵)里面的水带出来。
● 耳朵里进小飞虫怎么办?
首先,有一部分虫子有喜光的特性,如果应急的情况下,你可以先自行的“拔一拔”(拉一拉)耳朵,或是拿一个亮光在耳道口照明,看看它有没有可能飞出来?如果虫子不出来的话,可以尝试往耳朵里面灌一些(少量)水或是食用油,先把蚊虫闷死,然后尽快到医院就诊,把小飞虫取出。大家切忌不要用掏耳勺去试图把它(小飞虫等)掏出来,因为蚊虫在经过外物刺激的时候,有可能会向更深方钻,会造成鼓膜的进一步损伤。
● 戴耳机工作学习,该如何保护听力?
不管耳机的类型如何,耳机对听力主要是产生噪声的影响,所以,我们要有效的控制耳机的音量和使用的时间。
一般情况下,家庭的环境相对比较安静,如果能够不使用耳机,当然是最好的。如果必须要用,要把耳机的音量控制在三格到四格左右(保护听力的范围内),同时尽量减少使用耳机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,累积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,这样才能够对听觉有更好的保护。